2024-10-24 14:22:13 source: 潮新闻
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连续21年上榜“500强”榜单。图为西子势必锐航空制造中心的空客A320起落架舱装配线。 企业供图
Recently, the All-China Fede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released five lists, including the "2024 Top 500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2024 Top 500 Chinese Privat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nd "2024 Top 100 Chinese Private Service Enterprises". Zhejiang's private enterprises ranked first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companies listed on each of these rankings. This marks the first time in recent years that Zhejiang has achieved a "grand slam".
一组榜单令人振奋——
不久前,全国工商联陆续发布“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4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2024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2024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榜单”等5张榜单,浙江民营企业上榜数量均排名首位。这是近年来我省首次实现“大满贯”。
一组数据令人欣慰——
前三季度,浙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其中民营企业贡献突出,增加值增长8.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80.0%。
一个个数字,一张张榜单,彰显了浙江民营经济的非凡实力与蓬勃活力。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一大批浙江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信念坚定、步伐矫健,正以“勇立潮头,再攀高峰”的壮志豪情,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再续传奇。
迎难而上开顶风船
“浙江民营企业总是憋着一股劲儿,擅长开顶风船!”得知浙江民企取得大满贯的消息,长期关注浙江民营经济的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商博物馆馆长杨轶清连连点赞。此次上榜的浙江民企中,60%以上实现了利润增长,2023年营收超千亿元规模的较前一年增加了两家。在2023年世界经济低迷,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这一表现充分彰显出浙江头部民企的韧性和活力。
“浙江民营企业的抗风险意识和能力都非常强,这也为浙江经济的韧性打下了坚实基础。” 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程聪表示。
浙江省工商联的数据显示,浙江共有2125家企业进入上规模民企行列,数量居全国第一,它们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重要来源,在驱动浙江经济前行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2023年,民营经济为浙江工业贡献了60%左右的税收,创造了70%的增加值,提供了85%的就业岗位,并占据了90%的企业数量,成为浙江发展的“金名片”。
近日,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卧龙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浙江民营企业相继迎来40岁生日。在当前决胜四季度的关键时刻,这些伴随浙江经济栉风沐雨、共同成长的民营企业,呈现出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
已成为国内电机行业头部企业和链主企业的卧龙集团,提出仍要继续奋斗,全力打造一个规模领先、利润领先、行业领先、品质领先、品牌领先、文化领先“六个领先”的新卧龙,实现“全球电机No.1”的战略目标。从一支建筑工程队起家,到如今发展成为一家集工程建设、文化创意两大核心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企业集团的浙江中南集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吴建荣号召全体中南人主动作为、勇挑大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贡献中南力量。
近些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却总能看到浙江民企冲在研发创新、抢订单、拓产能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一次次给出了确定的答案,成为在关键时刻挑起大梁的重要力量。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0.8个百分点,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3.2万亿元,增长7.3%,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80.7%,对全省进出口增长贡献率达87.8%。浙江民营企业早已与国家所需、浙江发展紧密融为一体,共同铸就浙江经济坚实的基本盘。
创新锻造发展韧劲
浙江民营企业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也是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力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看到浙江民企筹谋布局、稳扎稳打、攀登高峰的身影。
万丰奥特制造的飞机。 企业供图
绍兴新昌,万丰航空小镇。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现代化工厂正开足马力生产钻石DA40飞机。从加拿大、墨西哥到拉脱维亚、奥地利,万丰奥特的客户遍布全球,待生产订单已排至两年后。
“万丰这一步走得并不轻松。”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回忆,从2014年进军通航制造产业,万丰熬过研发低谷,也挺过现金流压力,如今一手布局国际化全产业链,飞机整机、核心零部件、航电系统等自主研发制造;另一手将先进的技术、工艺引入国内,培育未来市场。如今开花结果,十年磨一剑,终于迎来低空经济的腾飞。
“浙江民企在创新投入上总是不遗余力,以长远眼光锻造发展韧性。其中既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企业,也不乏奋勇争先的中生代、新生代企业。”杨轶清说。
9月11日,人们在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汽车零配件及售后服务展览会上参观吉利展台。 新华社发
有的民企全方位布局,比如吉利控股集团十年来在新能源科技、人机交互、智能驾驶、车载芯片、低轨卫星等前沿领域,做了大量投入和探索;有的民企投入真金白银,比如蚂蚁科技集团始终保持高强度的科研经费投入,过去3年连增,在2023年达到211.9亿元;有的民企挺进前沿科技,比如宇视科技推动梧桐大模型加速落地,覆盖10大行业,实现超2000个场景落地,构筑自身的护城河。
创新引领,出海加速。经过多年发展,浙江头部民企的国际化程度与日俱增。
今年启用的阿里巴巴杭州全球总部新园区。记者 董旭明 魏志阳 摄
上榜企业中,吉利控股集团全球有14万名员工,近三分之一在海外,营收约50%来自海外市场;正泰集团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阿里巴巴平台有全球13亿互联网消费者,其中海外用户超过3亿,同时在全球拥有87个公共云可用区,为38%的“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中南卡通连续20年出海,已累计出口动画片60万分钟,进入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播映系统。
面临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浙江民企走出去的步伐依旧强健。今年上半年,我省788家境内主体备案了827家境外投资企业,较上年同期增加164家,主要涉及制造、软件信息技术服务和批发零售等行业。分析“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浙江上榜企业,对外投资地不断拓展,15家企业的对外投资地增加。企业海外经营类型日益丰富,对外投资办厂约占58%,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和物流服务网络约占48%,进行海外并购的约占33%。
浙江省民营经济国际合作商会秘书长阎淬指出,全球供应链进入大重组阶段,浙江民营企业正积极主动融入这一调整进程,走出去的步伐更大,践行“地瓜经济”的意愿更强,民企国际化正从“中国制造,卖向世界”走向“中国创造,全球制造”。
厚植沃土栽培大树
民企榜单里,有浙江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各级党委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
今年,“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浙江上榜企业数量第一;“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浙江上榜企业数量猛增了9家。程聪认为,这与浙江在产业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和持续性稳定政策实施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浙江持续推动重点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88个核心区和协同区、大力扶持浙江实体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不久前,还公布了《关于构建浙江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 打造现代服务业强省行动方案》,提出要建成浙江特色现代服务业体系,奋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强省。
政府精准引导,民企积极跟进。“当下中国经济正爬坡过坎,信心比黄金更珍贵。”杨轶清认为,浙江民营企业之所以能长期秉持着一种蓬勃向上的精气神,与浙江长期厚植的营商环境沃土息息相关。
宏观层面,浙江持续优化政策、法治环境。近年来,浙江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统筹推进一流企业、链主企业、雄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梯度发展,率先出台《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支持民营企业进一步抢抓新质生产力、新发展格局、新型工业化下的新机遇。
如今越来越多企业在浙江落地,每7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板、每20个人就拥有1家企业。截至9月,全省民营市场主体达1043.4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97.24%。其中,在册民营企业345.2万户,个体工商户698.2万户。
微观层面,企业出题、政府作答已成为浙江的一种常态。接到问题的部门从不懈怠,能解决的尽快处理,省级层面解决不了的努力向上争取,个别政策考虑不够周全的,之后在制定涉企政策时充分考虑。
比如圆通嘉兴全球航空物流枢纽项目,由于投资额大,对于土地、空域等要素要求很高,一度存在落地卡点,省发改委积极协调争取将其纳入全国重点民间投资项目库,并协同省级相关部门推动入选第一批交通强国邮政专项试点单位,加大项目审批和要素保障力度,目前已经顺利投建。
在重点基础设施领域,浙江更是勇于探索,为民营企业投资打破各种障碍。比如杭绍台高铁、杭温高铁是全国“唯二”的民营控股高铁项目;温州三澳核电一期和二期项目是国内首个引进民间资本参股的核电项目。台州三门核电三期、宁波金七门核电二三期均将吸引民资参与,持股比例达10%。
记者了解到,浙江不断健全完善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建立服务清单、开展专项调研、组织线上社群、面对面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相信这样的“双向奔赴”将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read more